首页 资讯 正文

“三融三共”绘就搬迁安置社区融合治理新图景

体育正文 229 0

“三融三共”绘就搬迁安置社区融合治理新图景

“三融三共”绘就搬迁安置社区融合治理新图景

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于瓅 通讯员 范浩毅 郑映(zhèngyìng)红

浙江省海宁市(hǎiníngshì)黄湾镇尖山社区地处海宁市东南角,辖区有14个小区,10388常住人(rén)口,40%居民由镇区7个村的村民搬迁组成,户籍(hùjí)人口856人,户籍在原村2174人,是一个典型的城乡融合社区,曾面临着搬迁居民融合治理的复杂(fùzá)课题。

去年以来,尖山社区与镇区7个村结对共建,通过阵地共建、资源共享、文化共融、问题共解、服务共通,进一步激活组织优势,有效破解农村搬迁带来的(de)组织管理(guǎnlǐ)缺位、群众服务错位、网格治理失位等系列难题,构建“三融三共”的融合治理长效协作机制,将镇区各村资源优势同向聚合,让社区融合治理效能实现(shíxiàn)从(cóng)点到面、从量变到质变的系统性跃升,为城乡融合发展(fāzhǎn)书写了生动注脚(zhùjiǎo)。

精准融需(róngxū),共筑村社融合“连心桥”

尖山社区以“底数清(qīng)、需求明(míng)、服务准”为目标,全面启动搬迁居民“一户一表”排摸(páimō)(páimō)再更新工作,邀请原搬迁村委共同参与,通过入户走访、面对面交流,详细记录居民就业、养老、教育等生活需求,建立动态管理台账,实现原村情与社区情“双向(shuāngxiàng)互通”。同时发放村社融合便民服务联系卡800余张,集成社区服务热线、原村服务热线、应急联动电话等功能,搭建“线上+线下”双轨沟通渠道,确保搬迁群众 “急难愁盼” 第一时间响应解决,为精准提供便民服务、推动资源精准对接奠定坚实基础。社区在(zài)(zài)排摸过程中发现从闸口村搬迁安置(ānzhì)到滨江嘉苑的马奶奶(nǎinǎi)因(yīn)行动不便无法独自前往卫生院注射针,且老人因长期居家对陌生人员(rényuán)比较排斥(páichì)。社区第一时间向闸口村反映了(le)这(zhè)一情况,闸口村工作人员得知这一情况后,迅速安排与老人熟识的村民组长陪同社区人员一起上门,最终在取得老人同意后社区联系了黄湾镇卫生院并组建“上门注射”专项群,确保老人能够得到及时、安全的医疗服务。

尖山社区工作人员与五丰(wǔfēng)村工作人员向搬迁至社区的(de)居民发放便民联系卡

协同(xiétóng)融智,共搭共商共治“新平台”

以“一张板凳连党群、一席话里话融合”的创新形式,搭建“红板凳议事会”村社融合议事平台(píngtái),邀请原搬迁(bānqiān)(bānqiān)村委干部“老家代表”及搬迁党员代表共同参与,围绕基础设施维护、公共服务提升、矛盾纠纷调解等(děng)议题开展“沉浸式”协商议事,通过“日常唠嗑收集民意——联动村社解决难题——党员带头推动融合”的闭环机制,推动形成“大事(dàshì)共议、难事共解(gòngjiě)、实事共办”的协同治理新格局。

“小区(xiǎoqū)(xiǎoqū)绿化是必要的,但是像我们小区的树木过于茂盛,已经严重影响到住户的房屋采光,特别像我家这样低楼层(lóucéng)的,一天光照时间太短了,建议进行绿化修剪。”在一次滨江嘉苑小区议事会中,搬迁居民(jūmín)老徐的话语中充满了无奈。对此,社区联合业委会(yèwěihuì)对小区现有绿化情况(qíngkuàng)进行了评估,发现(fāxiàn)遮光情况确实比较普遍,最终由业委会动用小区公共收益资金对小区绿化树木进行了修剪。自小区议事会举办以来,累计已参与党员、居民骨干342人次,收集(shōují)意见建议39条,推动协商议事主题落地3件,居民对议事会解决效率满意度达95%,较搬迁初期(chūqī)提升15个百分点,真正把“红板凳议事会”转化为村社融合(rónghé)的“粘合剂”。

尖山社区(shèqū)与搬迁至社区的村党员代表开展“红板凳议事会(yìshìhuì)”,共商共建共筑美好生活

长效(zhǎngxiào)融情,共育服务共享“同心圆”

以党建引领激发(jīfā)社区融合治理动能,引导搬迁(bānqiān)(bānqiān)来社区的党员居民主动亮身份、亮承诺(chéngnuò),建立“双报到双服务”常态化机制,主动参与社区党组织生活,累计参与社区党组织生活180余人(rén)次。同步整合原村居民骨干力量成立楼道(lóudào)“红(hóng)管家(guǎnjiā)”志愿服务队,吸纳22名搬迁党员参与,3名搬迁党员主动认领搬迁小区微网格长岗位,充分发挥“红管家”对小区人熟、地熟、情况熟的优势,搭建搬迁居民与社区之间(zhījiān)的沟通桥梁。聚焦环境卫生整治、绿化养护监督、安全隐患排查(páichá)等高频事项,社区开展“我爱我家”专项行动50余次,“红管家”带动其他搬迁居民共同参与,推动搬迁居民从“治理旁观者”向“家园主理人”的角色转变,进一步激活村社融合治理末梢。

尖山社区党支部(dǎngzhībù)与钱江村党委共同组成“红管家 微服务(fúwù)”志愿服务队

从“物理搬迁(bānqiān)”到“化学融合”,尖山社区(shèqū)作为搬迁安置社区,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村社融合治理,让(ràng)搬迁居民在“新家园”找到“老感情”,奋力打造搬迁居民“搬来幸福、融出(róngchū)活力”的幸福图景,实现村社融合治理的“双向奔赴”。

“三融三共”绘就搬迁安置社区融合治理新图景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